忘记密码? 注册
热门搜索:汽车发动机 | 滤清器 | 变速箱、齿轮 | 电子电器 | 通用件 | 汽车生产设备 | 汽车配件 | 汽车工具 |
当前位置: 中国汽车零部件 > 汽车资讯 > 零部件市场 > 原装车载导航将“走向末路”?

原装车载导航将“走向末路”?

分享到:

作者:网站管理员  来源:中国汽车零部件  时间:2015/9/23 8:57:54

近日,日本权威媒体《日经新闻》报道称,由于市场减少对原装导航系统的需求,2014年全球销售排名第一的丰田汽车计划不再从电装采购原装导航产品。该消息还称,电装已停止为丰田日本本土车型开发导航系统,并且在未来五年中将完全停止供应。

9月9日,记者致电电装中国,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该消息确实。那么,丰田与其重要零部件供应商电装终止原装导航合约,这意味着什么?仅仅是个别案例,还是某种方向性的预示?原装车载导航是否开始走下坡路?这对中国前装导航市场未来发展有何警示作用?

丰田用意何在?

丰田跟电装终止原装导航合约,简单理解,就是丰田汽车内部针对导航系统的采购战略调整,与丰田汽车自身发展规划布局有关。但因丰田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之一,其战略决定对它的零部件供应商未来发展必然产生很大影响;而且,大型汽车公司的任何战略布局,必定经过诸多考虑和前瞻性调研。

电装中国相关人士分析称,可能是电装导航采购成本高,丰田决定采用旗下其他导航企业产品,因为给丰田供应导航产品的企业很多。据悉,丰田汽车的导航供应商包括电装、爱信精机、松下、先锋及富士通等。

一位在日系车企工作多年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前装导航需求下降,丰田很可能把电装导航业务转入旗下爱信精 机或其他更有技术优势的供应商。“这样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更强,关键零部件企业分工明确,效率也更高。”他表示,“欧美企业擅长并购扩张,而日本企业喜用 内部整合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车载导航技术不断进步,功能更丰富的车载娱乐系统也陆续被开发出来,纯粹的导航产品在市场上开始出现 萎缩迹象。该人士还表示,丰田考虑到旗下这么多零部件供应商从事没有市场前景的导航系统开发,势必造成研发资源浪费且采购效率不高,调整后其下属零部件企 业各有专攻,这样效率更高、产品竞争力也更强。

暂不影响中国市场

该消息还透露称,虽然与丰田合约终止,但电装还会继续向通用等海外车企供货,同时电装也有后市场业务。这意味着两种可能:一是如前文所述,电装导航业务并到丰田旗下其他零部件公司,但已有外配业务不变;二是电装继续开发导航系统,但重心放在外配和汽车后市场上。

丰田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一汽丰田原装导航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是电装(天津)汽车导航系统有限公司。记者致电该公司 得知,他们只做OEM配套,主要为丰田中国车型配套原装导航设备,但并没有被通知丰田汽车中国车型取消配套。相关人士分析,目前仅是丰田日本汽车不再配套 电装原装导航,可能未来五年内会陆续取消全球的电装导航配套业务。

9月9日,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洪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丰田汽车作此决策肯定是基于多种考虑。”洪军认为,丰田取消电装前装导航合约,主要还是与其供应关系及双方未来发展战略有关,对我国原装车载导航暂时没有影响。他解释,丰田进口高端车在 中国的销量很少,中国市场对电装日本原装导航的需求很小。此外,该合约是五年内完全终止,目前丰田中国车型与电装导航的配套关系依旧。

海外原装导航需求减少

日本媒体报道称,目前日本汽车中60%~70%的汽车已安装了导航装置。无论前装还是后装,导航的市场潜力都不会太大。据日本电子与信息技术行业机构数据显示,2014年日本导航系统销量为545万台,连续两年下滑。对日本导航企业来说,海外市场的销量同样很低。该机构分析,车主越来越倾向选择价格较低的后装设备或者使用智能手机的导航App。

长住日本的周先生告诉记者,在日本,导航系统是出租车的标配。私家车车主越来越倾向用手持设备导航;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一部分车主更愿意在需要的时候使用手机导航。

日本原装导航市场开始萎缩,那么欧美国家也是这样吗?丰田纺织(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志强告诉记者:“从发展趋势上看,原装导航需求量肯定是下降的,欧美国家更是如此。”了解欧美市场的朋友告诉记者,欧美国家的车主不喜欢在车上装配不常用的设备。如果需要导 航,他们倾向于临时租一个导航,不仅方便、价格低,而且导航软件时时更新。

中国市场又与欧美日等发达市场不太一样。中国进入汽车社会较晚,早期中国市场上的轿车安装导航算是高配,多数 车主不太愿意多花钱去选配导航。近几年,自主品牌汽车发展起来,开始陆续前装导航系统。洪军认为,从长远来看,国内单纯的导航设备发展肯定也会受到限制。 但目前,前装车载导航市场发展很快,这几年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后装导航市场也稳步发展。

  TAGS:

版权所有 中国汽车零部件·《中国汽车及零部件配套采购指南》编辑部 电子邮件:media2018@163.com 沪ICP备14006688号-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付款方式 | 使用帮助 | 友情链接 中国汽车零部件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2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