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注册
热门搜索:汽车发动机 | 滤清器 | 变速箱、齿轮 | 电子电器 | 通用件 | 汽车生产设备 | 汽车配件 | 汽车工具 |
当前位置: 中国汽车零部件 > 汽车资讯 > 企业专访 > 华晨宝马总裁兼CEO魏岚德博士

华晨宝马总裁兼CEO魏岚德博士

分享到:

作者:  来源:中国汽车零部件  时间:2017/3/1 10:27:47

,全新BMW 1系

 

▲华晨宝马总裁兼CEO魏岚德博士

总喜欢不走寻常路的宝马,一不小心又创下了一个业界“第一”。2月27日晚,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宝马以赞助一场90后年轻消费群最热衷的网络热播综艺节目《火星情报局》,拉开了国产全新BMW 1系运动轿车上市并进军中国市场的序幕。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宝马准备了五年之久。

作为宝马在华合资公司华晨宝马投放中国市场的第五款国产新车,全新BMW 1系运动轿车自去年底首发亮相广州车展,就引起媒体和业界的广泛关注。2月27日当天,售价20.48万元起步的全新BMW 1系运动轿车正式投放市场,在华晨宝马营销高级副总裁高乐先生在台上公布完相关售价时,台下的经销商和媒体代表爆发出热烈掌声。

坐在台下见证这一切的华晨宝马总裁兼CEO魏岚德博士(Dr. Johann Wieland)嘴角露出了笑意,他知道这样的掌声不仅仅是给全新BMW 1系运动轿车紧贴竞争对手奥迪A3 Limousine(三厢轿车)的定价策略,更是给华晨宝马为深耕中国市场又完成了一次艰难的壮举。让以后驱和操控见长的宝马,为中国消费者研发一款全新的豪华入门三厢轿车,宝马不仅做到了而且极其自信地将其呈现在所有眼光挑剔的媒体面前。

五个月前,彼时已经为宝马集团效力超过27载的魏岚德博士,正式接替他的前任海森博士担纲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CEO,而在此之前他曾负责财务控制、销量和价格规划,企业战略规划及美国的MINI项目等工作;1999年,他出任美国市场零售业务总经理;2000年后相继担任国际大客户销售及战略规划副总裁;2005年以来,魏岚德博士先后担任宝马集团财务控制、发动机供应链及间接采购等业务的高级副总裁。

而全新BMW 1系运动轿车上市,是魏岚德博士履新华晨宝马五个多月以来,第一次接受中国媒体采访。他坦承,过去几个月时间里,他本人一直在学习和研究中国市场,并试图了解这里的消费者,读懂中国政府在鼓励和引导新能源汽车发展上的最新政策动向。而此次能见证全新BMW 1系运动轿车在中国市场的投放,让他无比激动和兴奋。“我本人其实就是BMW产品最狂热的爱好者。”

,全新BMW 1系

走最难走的路,打造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尽管同样悬挂BMW蓝天白云LOGO,尽管同样标配双肾格栅,而且从外形上看它就是一辆典型的BMW,但因为首次基于BMW前驱UKL平台打造,并在内部设计、空间格局和科技配置上专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所有的这些元素加在一起又定义了全新BMW 1系运动轿车的独一无二性——第一款只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前驱宝马三厢运动轿车。

“推出全新BMW 1系运动轿车,是基于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深刻了解和深入调查后做出的选择。”2月27日下午四点,距离全新BMW 1系运动轿车上市发布会还有三个小时,气定神闲的魏岚德在上海BMW体验中心的一个会议室里,接受了包括汽车头条APP在内的部分中国媒体采访。“我们对全新1系运动轿车非常有信心。”

尽管一直回避媒体关于新车上市后销量目标的打探,但魏岚德认为,全新BMW 1系运动轿车的到来,顺应了中国豪华车消费普遍年轻化的浪潮。“中国豪华汽车消费者正在快速走向年轻化,80后乃至90后人群正在成为市场消费主力人群。这次推出的1系运动轿车,可以说是我们首次为中国市场专属开发,更是为中国年轻消费人群量身定制的一款全新车型。”

和坐镇宝马集团总部慕尼黑的高层一样,魏岚德博士同样认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中国市场,拥有最庞大的年轻消费群体,他们对于推崇驾控乐趣的BMW产品几无“免疫力”。不过,考虑到这群独特的消费者在经济基础和消费能力上并不太高,一款同样传承BMW驾控基因但却同时兼顾实用功能的豪华入门三厢轿车,将是开辟这片蓝海市场的“有力武器”。

更何况,这一细分市场的探路者奥迪A3,已经率先出击并且收获巨大战果,迄今为止,三年前就宣布在华国产的奥迪A3(含两厢和三厢轿车),仍是这一独特细分市场的领跑者。魏岚德博士告诉汽车头条APP,国际权威机构调研结果显示,豪华紧凑型车细分市场发展潜力大,未来十年,全球豪华紧凑型车细分市场预计增长将高达45%,而同期中国豪华紧凑型车细分市场更将翻番。

,全新BMW 1系

▲全新BMW 1系运动轿车(埃斯托蓝和曙光金)

不过,与奥迪A3 Limousine三厢轿车只是在两厢原型车基础上开发不同的是,宝马这一次大费周章地基于其UKL前驱平台打造了一款全新的三厢轿车,这款呈现在媒体面前的全新BMW 1系运动轿车,与此前进口到中国市场的1系掀背两厢车(出自老的后驱平台)可谓完全不同。在魏岚德博士看来,这是一次绕道直线路径“舍近求远”的冒险,但为了提供给中国消费者一种全新体验,宝马认为值得放手一试。

走全新开发之路虽然充满艰险,且成本更高,但同时具备了“二次开发”原型车所不具备的显著优势,那就是可以充分按照宝马对中国消费者需求,来量身打造专属于中国市场的新产品。正如魏岚德博士所言,作为宝马集团针对中国消费者专属开发的车型,全新BMW 1系运动轿车自然会拥有许多专属特性,其中国内消费者最在意的舒适性和便利性上,相对进口1系两厢轿车有明显提升。

在驾乘舒适性上,全新BMW 1系运动轿车针对中国路况对悬架进行了精心的调校,兼具运动性和舒适性,比如在降噪方面,挡风玻璃经过了特别设计,轮胎、刹车系统乃至空调出风口都经过了降噪处理和优化;座椅坐垫的厚度也增加了2厘米,有效提升了乘坐舒适性;而在使用便利性上,全新BMW 1系运动轿车储物空间的丰富多样,高效微尘滤清器也能在雾霾天有效保护车内人员的健康。

除此之外,宝马考虑到这将是一款针对年轻人的车型,时尚特性自然必不可少,比如它的专属颜色曙光金,还有来自M运动套装车型的别致颜色——埃斯托蓝,另外还有不同设计套装提供,用以满足不同喜好的客户需求。“这是史上最年轻的宝马,当然也是一款非常重要的能推动华晨宝马销量增长的战略车型。”

不是后驱却不失驾控乐趣,宝马有高招

“如果你们还没开过这款车,那我诚挚的邀请你亲身试驾一下,不仅要开而且要在赛道上体验。只有这样大家才能体会到,宝马打造的前驱车同样传承了BMW的操控基因。”在当天,魏岚德博士亲自驾驶刚刚从华晨宝马沈阳工厂下线的全新BMW 1系运动轿车开进了F1赛道,并在新车风驰电掣的刷圈中,体验了一把前驱宝马的畅快淋漓。“这仍然是一辆不失纯粹驾驶乐趣的BMW,我本人没有体验出它和后驱的车型在操控体验上有任何差距,哪怕是很细微的那种。”

在被问及这款开发自宝马全新UKL前驱平台的1系运动轿车,是否能传承BMW品牌一贯主张的驾驶乐趣时,似乎早有准备的魏岚德博士故意长大了嘴巴做出一副夸张的表情。“其实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事实说话。这款运动轿车在赛道上的优异表现,赢得了大家非常积极的反馈和认可。”在魏岚德看来,但凡上手开过全新BMW 1系运动轿车的媒体,都会对经验丰富的BMW工程师调校出来的这款前驱车赞不绝口。

,全新BMW 1系

▲全新BMW 1系运动轿车

“宝马工程师经年累月的深厚积淀,对驾驶乐趣的完美掌控,1系运动轿车正是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它的操控性是经得住考验的。当然最新的电子辅助系统也能为它的卓越性能保驾护航,比如全系标配的驾驶体验控制系统和动态牵引力控制系统等。”魏岚德博士告诉汽车头条APP,宝马为弥补前驱车可能带给操控性损失的两大独门秘籍是,一个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开发及调教,另一个则依赖创新技术的大面积应用。

魏岚德博士解释道,随着技术不断的更新换代,现在已经有一些新的技术能够化解人们对前驱车型可能令驾驶操控性不佳的许多顾虑。比如说搭载在1系运动轿车上的宝马最新开发的三缸发动机,因为采用了平衡轴技术,基本消除了震动因素的负面影响;而新的悬架和底盘技术,也让前驱车型的操控性有了飞跃;尤其是电子控制技术的持续更新换代,也让前驱车型能够有效克服许多物理因素带来的影响,实现更好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全新BMW 1系运动轿车在采用前驱平台打造后,不仅收获了前驱车型惯有的更大更舒展的内部空间,而且在坚守BMW一贯的操控性DNA上没有妥协让步。“前驱车型能为紧凑型车提供更宽敞的内部空间,这对客户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1系运动轿车外形非常紧凑,但是内部容纳五位乘客是绰绰有余的。”在魏岚德博士看来,不是宝马放弃了后驱选择了前驱,而是基于中国消费者需求考量,打造一款前驱同时又不失BMW驾驶乐趣的1系运动轿车,是他们最需要也是对他们最有价值的事。

,全新BMW 1系

魏岚德博士告诉汽车头条APP,选择将什么样的车型投放到中国市场来投产,在宝马集团内部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决定。“这说来容易,但是实际执行却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我们内部必须要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估、比较和权衡,比如当前市场和未来市场的消费趋势,我们生产设施的适用性和改造或升级难度,所选车型在细分市场中是否具备足够的竞争实力等等都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关键的是,所选车型能否满足中国用户当前或者未来的消费需求。”

魏岚德博士确认,按照宝马既定新车导入计划,全新BMW 1系运动轿车入市,无疑是华晨宝马2017年的起点,而在今年年内BMW 5系长轴距车型也将迎来全新换代,换代5系在产品实力上预计将再次大幅提升。明年,新一代BMW X3也将实现国产。与此同时,在新能源产品导入上,继去年亮相的之诺60H,今年将上市销售全新BMW X1插电式混合动力。未来,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将被拓展到更多国产车型上。

  TAGS:

版权所有 中国汽车零部件·《中国汽车及零部件配套采购指南》编辑部 电子邮件:media2018@163.com 沪ICP备14006688号-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付款方式 | 使用帮助 | 友情链接 中国汽车零部件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2904号